“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。”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物种进化的不二法则,即在危机中,只有适应能力最强,面临危机灵活求变的物种才得以生存,进而繁衍生息。作为企业,也正是在竞争的法则中变得强大或遭淘汰。面对危机,优秀的企业懂得利用自身优势以及外部资源,寻求转型或升级,所谓穷则变,变则通。而在危机中一成不变,踯躅不前的企业,只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消亡。
据近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,我国最大的外贸省份广东省,09年第一季度进出口同比下降了23.1%。这个数据说明,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进一步恶化。在经历了08年一整年的经济下挫后,中国企业事实上已经进行了一轮残酷的洗礼,08年上半年倒下的中小企业是这次金融危机的牺牲品,而幸存的企业,一部分通过产业升级正转危为机,另一部分陷于青黄不接的转型泥沼中,剩下一部分则随波逐流前景不明。最后,经过与危机抗争寻求生存的过程,企业主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:变,不一定行;不变,一定不行。
因此,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成了企业应对危机不得不为的一个途径,外部因素推动着企业为适应市场环境而对自身作出相应的调整。在作出改变之前,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、产业结构矛盾显现、经济周期性调整的现状中面临什么困难?存在的问题是什么?用友在一份《中国企业百名CEO调查报告》(以下简称用友报告)中指出:订单压力凸显、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、资金紧张、人力资源成本持续上升、节能环保责任加重,以及风险控制能力不足,是中国企业现在和未来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应对的六大关键挑战。
外贸的萎缩导致订单减少,企业收入锐减,库存激增,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库存造成巨大的成本风险,再加上人才、环保等成本的增加,对于以制造为主的企业来说,已经是险象环生,面对当前形势,企业必须做出转型升级的选择,这既是企业为了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的举措,也是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。但是如何克服以上六点困难,寻找企业转型、升级的途径,挖掘出新的市场机会和增长点?用友报告中总结出六条转型升级途径:从外销向内销转型;从代工向自主品牌转型;从低端向高端升级;从制造向服务转型;整合产业链资源;从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升级。
看完这份报告,更关注的是中国企业如何实现从低端向高端升级。